行业要闻
News回首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地质勘查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早已不限于一批批找矿成果,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几乎都融入了地质勘查工作的身影。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自然资源部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各省属地化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基本完成,到地质勘查活动新型监管机制的构建;从地质工作服务乡村振兴,到抗洪抢险、地灾防治以及矿难中的应急救援;从技术支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到探索“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发展路径……地质勘查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开辟出了自身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为此,我们梳理了2021年地质勘查行业大事记,范围覆盖10多个省份近20家地勘单位的30多支地勘队伍,涉及地矿、煤田、有色、冶金、核工业、石油等多领域。
构建新型监管机制
2021年5月,自然资源部出台《地质勘查活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构建以信用约束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监管服务平台,实施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同年12月,自然资源部启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监管服务平台,标志着地质勘查资质取消后以地勘单位信息公示为基础的信用监管制度全面实行,地勘行业管理制度实现了从破到立、职能从审批到监管的转变。监管服务平台将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等多个平台信息共享,着力营造更加诚信健康的地勘行业生态和市场。
组织开展2021年度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活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共随机抽取检查589家资质单位,其中甲级资质单位195家,占甲级总数16%;乙级资质单位145家,占乙级总数15%;丙级资质单位249家,占丙级总数11%。结果显示,522家未发现明显问题,67家存在问题需要整改。总体看,甲级资质单位较好,丙级资质单位问题较为突出。
抢险救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矿难救援打通生命通道。2021年1月,山东省栖霞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投入救援的力量包括来自北京、安徽淮南、河南豫中、山西大同的4支国家救援队伍以及山东省地矿局六院、青岛院、三院、801队、核工业二七三队,山东煤田地质局一队、二队等地方救援队伍,共出动11台钻机,在紧急情况下率先打通生命保障孔,为成功营救11名矿工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震地质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10月9日,江西省地震局与江西省地质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工作作用。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四川省地矿局主动做好次生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协助做好灾区群众救援转移。2021年12月22日,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发生4.2级地震,江苏省地矿局所属常州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立即派出5个工作组23名技术人员核查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4处,分析了8个自动化监测站点数据。
积极做好抗洪抢险工作。2021年7月,河南郑州遭遇了特大暴雨。在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统一安排部署下,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派出2个督导组,具体负责焦作、济源2个地级市及所辖县(市、区)的地质灾害防治督导工作,并选派了30名技术专家、1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郑州、洛阳、鹤壁、新乡等9市25个重点县(市、区)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工作,共排查出各类地灾隐患点300个,其中特大型8个、大型9个。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安排局属5家单位为郑州、安阳、鹤壁、南阳等地8个县区提供地灾防治技术服务。河南省地矿局全力配合地方有关部门,在洛阳地区、安阳地区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工作。
地灾应急救援安全保障作用凸显。2021年9月30日,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与安徽省应急管理厅签署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贯通“指挥网”、建立“联动网”、组建“新中心”、成立“专家库”、深化“应急度”、提升“救援力”开展合作。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公布首批15项无偿向全社会提供地质灾害类技术服务清单目录,为各级政府及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等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提供无偿技术服务。江苏省地矿局建强市级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配合自然资源部门常态化开展地灾防治工作,与应急管理体系共建地震与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
各省地勘单位改革密集进行
全国多省份地勘单位改革密集进行,进一步理顺了政、事、企关系,为建精建强建实地勘队伍迈出了坚实步伐。
2021年3月9日,江西省地质局、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揭牌,标志着江西省地质系统改革工作加速推进。原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煤田地质局、江西有色地勘局,整合组建江西省地质局,作为省政府直属正厅级机构。2021年10月,该局启动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统筹推进地质系统改革;11月,局属涉改事业单位陆续挂牌。
2021年3月,山东省委编办印发通知,对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所属15家事业单位和省煤田地质局所属7家事业单位的类型、机构规格、职能、编制数量、领导职数、经费来源等进行了批复,上述22家单位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后,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省地质调查院、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和省自然资源资料档案馆等4家单位涉及地质勘探职能的,均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截至2021年底,全省国有地勘行业涉及自然资源、地矿、煤田、冶金、化工、建材、黄金等7个系统,共有国有地勘单位35家,其中一类事业单位4家、二类事业单位26家、国有企业5家,从业人员9041人。
2021年5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局召开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动员部署会并对《改革实施方案》作了说明。宁夏地质局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归口宁夏自然资源厅管理,所属地勘单位优化整合为9个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地勘单位所办企业(包含人财物)全部与事业单位脱钩移交宁夏国资委管理。
2021年8月27日,新疆地矿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成立。该集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政企分离、事企分离的工作部署批准成立,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按照自治区一类企业管理,注册资本100亿元,主要从事地质勘查、矿业开发、地质服务、矿业投资等主营业务。
2021年10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挂牌成立。按照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的“三定”方案,该院是由原内蒙古地质调查院、地质环境监测院等单位整合组建,隶属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管理的副厅级事业单位,承担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支撑保障,以及推进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职能。
2021年12月6日,湖南省地质院下属事业单位省地质调查所、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所3家事业单位分别挂牌成立,这是湖南省地质院将所属事业单位新组建为15家省直地质事业单位的首批。
四川省地勘单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2021年12月27日,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个新机构挂牌成立。根据《四川省地勘单位改革总体方案》,将原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原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合并,并将原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原四川省煤田地质局的地勘职能整合纳入,组建新的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原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更名为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由新组建的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管理。新组建的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批划入26户企业国有股权和资金、土地、房产等资产。
2021年12月28日,河北地矿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集团为河北省政府出资,授权河北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并进行监管的一级企业,河北省地矿局负责业务指导,整合了河北省地矿局原有30家企业,主要业务领域为地质勘查、矿业开发、生态修复、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勘施工等。
积极探索“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发展路径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全国地勘系统积极探索“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发展路径。
2021年1月,自然资源部公告第二批绿色勘查项目,77个项目入列,标志着绿色勘查示范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第二批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在数量上、质量上有较大程度提升,基本实现了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建设的既定目标。至此,自然资源部先后公告了两批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共计95个项目入选。同年7月8日,《中国矿业报》特别开设“绿色勘查项目典型案例展示”专栏,引导更多的地勘单位加快绿色发展。
随着绿色勘查的深入发展,绿色勘探日渐成为绿色勘查的重要手段,已经制定了绿色勘探技术及标准的倬方钻探工程集团正在深入研究绿色勘探的发展。
2021年1月25日,山西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科研示范基地暨试验电站在大同市天镇县揭牌启动,这也是山西省首座高温地热发电试验电站。在此之前,山西省地勘系统承担的天镇干热岩预可行性勘查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该科研示范基地暨试验电站的启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7月9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碳中和研究院在北京揭牌成立,围绕以地热能为主的绿色低碳能源勘查开发及碳排放监测与检测等重点方向开展研发工作。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局助力“双碳”目标展现新作为。“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引导高质量发展”结硕果,地热深层“取热不取水”关键技术研究、浅层地源热泵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生态环境治理实现新突破——首次拓展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河流治理的新型产业,为南方煤矿区的酸性废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创新性的技术路线和治理新模式;服务绿色矿山取得新成效——煤矿防治水产业以5年来累计完成大型项目20多个,解放受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近5亿吨,煤炭资源经济效益3000亿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江苏局多点发力助力“双碳”目标。技术领先的内蒙古煤矿矸石处置项目成功试车,“鸣枪开跑”;服务“双碳”目标,国内首个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库井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为乡村振兴提供地质支撑服务
中国地质学会公布首批地质文化村(镇)名单。2021年7月7日,白雁坑地质文化村、金村地质文化村、高滩地质文化村、曹家庄地质文化村、落星地质文化村、下牙地质文化村、儒安地质文化村、杨家台地质文化村等8个村(镇)被授予三星级地质文化村(镇),18个村(镇)挂牌筹建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地质文化村(镇)是贯彻落实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开辟地质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新途径。根据《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工作指南(试行)》《地质文化村(镇)评审授牌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地质文化村(镇)星级评定标准(试行)》等有关规定,由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省级地质学会推荐,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业务指导下,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对首批申报地质文化村(镇)进行了评审和公示,《中国矿业报》特开设《地质文化村(镇)纪行》栏目进行介绍。
青海省第五地质勘查院在海东地区首次规模种植富硒小米,填补了海东地区小米种植的空白。该院瞄准祁新庄村一带富硒土壤,流转约100亩土地,建成平安区富硒小米试验示范基地。通过测试分析,小米硒含量在0.24毫克/千克以上,高出国家标准(富硒稻谷)6倍以上,高出市场普通小米10倍以上,打造了“彩石合硒”商标和产品营养元素标签标识。小米种植拉动了当地近40户村民就业,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点产业。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发现富硒土壤99.5平方公里,这是继青海省东部地区和柴达木盆地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区域后,发现的又一富硒土地资源。至此,青海已发现4883平方公里富硒土壤,有效助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
2021年5月10日,自然资源部出台《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地质勘查行业要统筹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各省(区、市)地勘(矿)、煤田、冶金局及集团也唱响了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三省五方地质工作支撑服务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湖北省地质局各单位相关负责人先后赴湖北、江西、湖南地质部门,与各方代表和有关专家深入对接,聚焦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地质需求,谋划讨论任务清单、重点项目和实施路径,确保三省五方地质合作落实落地,旨在进一步推进鄂湘赣三省地质合作,助力中部崛起。
甘青宁共同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甘肃省地矿局、青海省地矿局、宁夏地质局签订联合开展地质工作、助推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统筹协调黄河上游地区甘青宁三省区地质工作,充分发挥地质工作支撑服务作用,开启地质工作合作新局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实现了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主责主业稳中提质,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不断强化,改革改制全面推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中煤地质总局水文局紧跟国家发展谋篇布局,确立“十四五”“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定位,形成以天津为中心的“五大区域”发展新布局;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做优水勘核心产业,做强煤矿防治水产业,拓展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开发产业,经济发展速度创新高。
中化明达控股集团(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奋力打造“行业领先的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集团”,坚持向经营管理要效率,向市场开拓要收益,突出重大项目牵引,聚焦典型模式创新。
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围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坚持系统思维,扛牢责任担当,公益职能有效彰显,提交了一批高质量地质成果,按计划有序推进企业整合工作,产业经济稳中向好,效益和结构持改善。
贵州省地矿局实现地质勘查全过程数字化。在贵州省自然资源厅支持下,该局率先在全国开展数字勘查,推进地质工作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实现了地质勘查全过程数字化,变革了传统固体矿产勘查作业方式,为全国矿产勘查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示范。
青海省地矿局地勘经济稳中向好。地勘经济总量较2020年增长26.4%,超额完成既定经济目标。通过与省外项目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通过与有实力、有经验的地勘单位组成联合体,实现了优势互补。